人民网成都6月19日电 目前,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重要配套活动——“汉字中国——方正之间的中华文明”特展正在成都博物馆一层特展厅举行。本次展览由40个文博机构鼎力相助,汇集珍品共220件(其中一级文物70件),是成都博物馆建馆以来水平最高、珍贵文物占比最重的展览之一。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成都博物馆展出文物 实习生罗怡琳摄
文明神火千古未绝者,唯“字”无双
序厅内,点点星光汇集在文明初始的火种——贾湖刻符龟甲之上。8000余年前的一枚龟甲,为解开汉字起源之谜提供指引。
展览分成4个展厅,以“源”“远”“流”“长”四字建构讲述中国历史长河脉络——解读成字之“源”、文以载道之“远”、福泽广布之“流”、文脉绵延之“长”。
成都博物馆展出纸本真言(公元618—907) 实习生罗怡琳摄
商周时期,中国拥有辉煌灿烂的青铜文明,所以展厅以青绿色为基调。1976年在陕西扶风庄白一号窖藏出土的史墙盘,2019年山西省公安厅从盗墓犯罪集团手中追回的晋公盘……件件文物都在记录历史的沧桑。周人在继承商文化的基础上,藏礼乐于青铜,铭筑出辉煌周礼;二号展厅以红黑色为基调,展示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汉字的变迁与发展,以及盛唐时期汉字生发出的中正和平气概。
成都博物馆展出史墙盘(约公元前1046—前771年) 实习生罗怡琳摄
“流”“长”两个展厅以橙黄色为基调。凭借两宋时期“文治天下”的理念,以及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,汉字能在更广阔的天地之间肆意交流,描绘出中华数千年的历史长卷,经过岁序更迭、光阴流转,沉淀出炎黄子孙永恒的民族之魂。
成都博物馆展出辛弃疾行楷书《去国帖》。实习生罗怡琳摄
整个展览,以苍虬有力的“为万世开太平”书法作品结束。汉字不仅承载着古人交流书写的智慧,千年以来的风流人物更是将家国情怀诉诸于笔端,塑造了中华民族独特的哲学思想、文化品格和审美情趣,方正之间,文明生发。
墨动蓉城,聚会天府今古同辉
展出开始以后,不少成都市民慕名前来参观。“本次展览非常震撼,观众可以从文字的溯源和书法中慢慢了解中国人的文字文化内涵,并且爱上它。”市民闵文婕表示。
成都博物馆“汉字中国”特展文创区现场。实习生罗怡琳摄
据介绍,本次展览由国家文物局和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,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、四川省文物局、成都市人民政府、成都市文物局、中国文物交流中心承办,成都博物馆策划实施。展出的作品包括:周天球所书的《行书陋室铭轴》、祝允明所书的《岳阳楼记》,更有宋代著名词人、爱国将领辛弃疾唯一传世真迹《去国帖》……众多国家级文化遗存,从历史深处走出来的汉字,千里迢迢远赴蓉城,为成都市民献上一篇淋漓尽致的历史华章。(刘海天、实习生罗茂月)
关键词: